这里面其实有两个原因,一个原因是欧美人的体质确实容易对一些物质过敏,相对于中国人来说,他们是高敏体质,对外界物质的耐受性没有中国人好。另一个原因,欧美,尤其是美国很多东西本身存在巨大的问题。比如花生酱,他们的花生酱烘烤,我们的花生大多数是水煮和油炸,烘烤的花生比水煮和油炸,过敏的可能性提高很多倍,而且美国人的花生农药残留一般比较高。
对于欧美人来,容易过敏的体质加上容易过敏的花生酱,这就将过敏的概率提升了无数倍,当然,主要还是高敏体质的问题。
“有没有用花生酱给它做过敏原测试?”杨平问道。
“做了!阴性!”
那就转回普通病房吧,即使迟发性过敏在普通病房治疗也来得及,不可能让他呆在ICU这么待下去,浪费医疗资源,ICU的床位有限。
“医生,我不会死吧?”卢卡斯紧张地问道。
杨平摇摇头:“没那么严重,从现在的情况判断,你暂时没有引起任何过敏症状。”
“可是-——可是在美国的时候,我吃花生酱就会过敏,全身起很严重的皮疹,有三次需要抢救,差点要了我的命。”
“可能中国的花生酱与美国的花生酱不同吧。”
“那我怎么办?”
“你可以转回普通病房,即使以后发生迟发性过敏反应,普通病房的医生护士完全有能力应对。”
“好吧,这可是我第一次误食花生酱没有出现过敏症状,真是神奇,难道我已经不需要害怕花生酱了吗?”
“不,你只是暂时在中国不用害怕中国的花生酱,不代表你不再害怕花生酱,如果回到美国,花生酱还将是你的潜在危险,会要你的命。”
“为什么会这样,为什么会这样?”卢卡斯不停地重复着。
“将他转回去。”杨平吩咐管床医生。
ICU一个研究生很是好奇:“杨教授,我能不能做一个课题,分析中美国民对花生酱过敏的差异及原理分析。”
“当然可以,这样你的毕业论文不就有了吗?不过这个论文写起来有点麻烦,你得跑去美国调查研究美国人和美国花生酱,这个课题的成本有点小高。”ICU的王主任告诉研究生。
研究生尴尬一笑。
PS:不会太监的,有时候工作确实很忙,就不得不停一停,谢谢大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