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18夜晚(1 / 2)

他们觉得就算刘昊嘉日后打下天下了,这治天下的事情还是要交到他们文官手中的!到时候他们有的是机会做手脚!当年太祖皇帝朱元璋那么能杀人,也没能把满朝的人杀服,最后许多事情还不都是同文官们妥协了!

随后叶向高接着说道:“还有第三点!虽然这一点看起来似乎不重要,但实际上重要性不差于前面两点。那就是大家要在明军里面安排一些知识渊博的人著书立说,开学塾教化民众。通过这种方式来影响民间的读书人和百姓,让他们倾向于名教!同时这些人还要通晓治国理政,刑名钱粮的道理,要对刘逆的政策做出有针对性的批驳!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,一定要是博学大儒才行啊!所以这些人选也要细细的斟酌!”

在座众人听了心中大喜,但是脸上却没有一个人肯表示出来!因为他们都听得明白,这第三点根本就是给他们量身定做的!

他们这些人都是高官,投靠刘昊嘉必然受到怀疑,未必肯接受。更何况为了他们自己的一世清名也不能投靠过去。所以掌控舆论就是他们最佳的去处了。

而且叶向高也说得清楚,还要针对时政做出一些批驳。说白了就是抹黑朝廷政令。而最熟悉朝廷政令和施政方法方式的正是在座的这些人。别的不敢说,要让他们挑毛病,那真是鸡蛋里面都能挑出骨头来!

这时叶向高说道:“诸位,老夫所做的安排就是这些了!各位,就是刘逆得了天下,我等也不必和刘逆争一时的长短,将目光放在几十年后,甚至是百年后都可以!这天下,终究还是名教的天下!好了,这一两日你们商议一下未来的安排,也不用禀报我了,各自心中有数便是!”

众人自然是齐声答应下来,也明白了他的意思。这个时候若是真的自己抹不开面子,喊了一声要“仗义死节”,万一被挑中了当排放可怎么办?所以这等事情还是那些年轻人去办吧!名教的未来需要我的卧薪尝胆!

而不用上报安排,那就是我以为别人会和大明殉难,而我以大勇气留在民间,只是没想到大家都是这么想的而已。纯属巧合!

得了叶向高的指示之后,众人仿佛有了主心骨一样,各自揣摩着日后自己应该定位在哪个方向上,然后就各自离去。

而其他几位阁老和各大派系的大佬们几乎也都落实了类似的安排。当然,他们仔细安排的人都是自家核心的嫡系。至于底层的文官们就随他们去吧,哪怕他们投降了也不要紧!反正日后到了朝堂之后,自家下了命令还需要有人去执行。而且这些人天生就倾向于自己一方,跟没投降也没什么区别!

于是在正式开战之后的第一个夜晚就这样过去了。在这一夜里,不知有多少人聚在一起秘密商议,也不知道有多少信件被往来传递,更不知道会有多少计划被制定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