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3小说网 > 历史军事 > 逃生三国 > 第12章 魏王之请

第12章 魏王之请(1 / 2)

“你这少年,居然大言不惭?”郭淮道。

陈琦看了一眼郭淮,而后道:“世人皆道郭伯济自大,今日一见,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,见面不如不见。”

郭淮冷哼一声,道:“你以为自己是何人?敢在魏王面前大放厥词?我这里谋士如云,武将如海,你不过是南边来的一个井底之蛙,也敢诽议我大魏臣工?”

陈琦哂笑道:“读书万卷,下笔有神。读书人固然有学识,但人情世故,世态炎凉,人情冷暖又知道多少呢?

常言道:宁行万里路,不读万卷书!行万里路所见所闻与读万卷书所见所闻其实是一样的。但书中有的行路中自然会有,但书中没有的,行路中依然存在。

魏王,君为舟,民为水,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啊。”

曹操闻言,一惊。口中念诵着:“君为舟,民为水,水可载舟亦可覆舟……。”

陈琦不理曹操在那嘀咕,依旧在那里说着道:“一个国家,百姓是基石,其次是官员,官员之上才是君王,君王之上是帝王。百姓若是蝼蚁,蛇狼虎熊皆可食之。但除了蛇鼠会去欺凌蝼蚁,其他的眼界开阔,又怎么会和蝼蚁一般见识?

魏王那一句:宁教我负天下人,不可天下人负我!这话说得霸气!但你魏王当真负了天下人试试?照样造你的反。

前者,凉州梁兴反,那梁兴本是马腾麾下旗本八骑,可以为将,但为统帅,他压根就没有这个资格!

因此,魏王一雷霆之钧,剿灭不臣,这是对全人类的重大贡献。就这,就值得下臣为魏王打酷点赞!这简直就是小母牛点炮仗——牛逼大了。”

曹操有些挂不住面子,对着陈琦道:“你这小娃子嘴皮子挺溜啊。你这是跟谁学的?”

陈琦笑道:“魏王的养气功夫可惜还不到家啊,怪不得子廉将军性如烈火,原来这一切都是一脉传承啊。”

曹洪再一次跳了出来道:“小子,你当真以为曹洪不敢斩了你么?”

陈琦丝毫不惧,笑道:“一个男子必然要有血气,只有血气方刚的男子才是最吸引佳人美女的。子廉将军行事磊落,所以有女子喜欢很正常的。”

曹洪冷哼一声,没有说话。

陈琦道:“不知魏王对下官之气那个提议有何见教?若是可行,下官可遣人赍(j拿着)国书回东吴缴敕。”

曹操道:”想法是好的,可执行还是有些问题的。“

陈琦忽然正色道:”魏王考虑事情果然严谨,不错,这事的确并不完善,必须要由你我两家商议解决。不过,魏王千岁日理万机,杂事繁多,岂能为此而劳?下官以为,魏王可以差遣一两个亲信之人,与下官切磋商议,把这事推敲决定,不知魏王肯听否?“

杨修道:”回千岁,臣愿代劳。“

曹丕看向吴质,吴质点头,曹丕遂道:”父王,儿愿代劳。“

曹植看曹丕出班说话,于是也道:”父亲,孩儿亦愿代劳。“ap.

陈琦见曹植出来,于是笑道:”久闻曹子建七步可成诗。元甫不才,愿与公子赌诗,不知公子可敢应战否?”陈琦的意思很简单,就是想在诗道上,以剽窃者的身份打败曹植这个原创者。

曹操也想看看陈琦到底还会什么,于是也点头道:”也好,也让孤看看,陈元甫你到底有多高才!不如,就以兄弟为题吧,比喻也好,隐喻也罢,只是不许犯了;兄弟‘二字。“

陈琦假作大度,道:”公子是主,不如抛石引玉,先来一首吧?“

曹植拱手施礼道:”先生是客,怎呢由主人先行呢?“

陈琦一躬到底,笑道:”既如此,客随主便,小人便斗胆先占一首了。“而后,先是抬头看天,又低头看了看地,杨修道:”阁下莫不是想不到,在地上寻蚁穴了吧?

话音甫落,陈琦信口念道:“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;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。”念诵完,陈琦拿眼睛瞥了曹植一眼,心道:“老爷我把你的诗占了,看你怎么办!”

曹植不慌不忙,也是行了七步,道:“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为汁。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。本自同根生,相煎意何急?”

陈琦忙道:“子建到底厉害,元甫自认不是敌手,甘愿服输。”

曹操问道:“都是七步,元甫如何便输了?”

陈琦道:“子建七步成诗,乃是六言三十字,元甫虽然先作,却是四言二十字。自然是输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