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陛下驱逐鞑虏,恢复中华,这是天下大势,不可阻挡。
如今商行出现,中央朝廷加强对地方的管理,同样是天下大势,不可阻挡。
臣认为,商行的掌舵人是谁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商行能够持续运营。”
洪武皇帝嗤笑一声:
“一天赚两万两的生意,你舍得放手”
“回禀陛下,今日开业的盈利情况实属偶然。
况且商行的钱财归工部衙门、都督府、宫中朝廷所有,与臣并无关系。”
“你没有份子”朱元璋的声音提高了一些,带着一丝诧异。
“回禀陛下,臣确实没有份子,
只是在渠道上提供了一些便利,让臣发小的瓜果行和万寿制坊的白得以进入商行销售。”
朱元璋嗤笑一声:
“还算老实。
朕也明白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道理,赚点银子无可厚非。
既然你想去大宁,那就尽快动身吧。”
说完,朱元璋挥了挥手。
身旁大太监拿着一迭文书,快步走到陆云逸面前,递了过去。
“这是大宁最近送来的文书,那里叛乱不断。
周兴能打仗,但不擅长教化。朝中大臣又都不愿意去这种苦寒之地。
你既然想去,那就去吧。”
陆云逸有些愕然,
事情怎么进展得这么快
“陛下,臣觉得有些仓促,建筑商行的事还没有规划好”
朱元璋摆了摆手:
“此事日后再说,工部和户部会商讨研究,下去吧。”
陆云逸满心疑惑,很想挠挠头。
前些日子还一副要在京城干到死的样子,
怎么今天就开始赶人了呢
其中肯定有变故,至于是什么.
陆云逸并不清楚。
他怀揣着满心的疑惑,离开了武英殿。
在门口,他看到了静静站立的武定侯郭英。
陆云逸眼中灵光一闪,屁颠屁颠地跑了过去:
“武定侯爷。”
“事情办完了快回去休息吧。”武定侯一脸和善地说。
“武定侯爷,下官有一事不明,想请教侯爷.还请侯爷解惑。”
郭英有些诧异,看着他说:
“说吧,什么事”
陆云逸很快将自己被赶出京城的事说了出来。
郭英听后,也皱起了眉头,久久没有说话。
过了将近半刻钟,郭英才试探着开口:
“这可能是陛下在保护你。”
“保护”陆云逸满心疑惑。
武定侯抿了抿嘴,在心中组织着语言:
“你要知道,宫中一直承受着很大压力,乱臣贼子杀之不尽。
有许多老兄弟,也因为立场的原因,与宫中分道扬镳。
他们的能耐,你是清楚的。”
陆云逸连连点头。
“今日之事,可能没那么简单。或许这是一个警告,又或许是局势恶化的信号。
但陛下不会害你,离开京城吧,总归没错。
对了,明天可以来都督府一趟,看看其他几处行动的情况如何”
武定侯神色有些忌惮:
“或许,其他地方也有收获。”
陆云逸满脸愕然:“还有其他行动”
武定侯突然笑了起来:
“既然你都要离开京城了,本侯也不瞒你。
除了广兰屯田卫,还有六个卫所也有问题。
这京城啊到处都是乱臣贼子。”
“六个”
陆云逸脑袋里一片惊愕。
如果真是这样,或许一切就能说得通了。
局势危急,即便宫中也不得不做出让步,暂时平息风波。
这个时候,如果再张罗其他商行的事,
陆云逸忽然觉得脊背发凉。
黑暗中,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已经盯上了自己。
不怕贼偷,就怕贼惦记。
到了这种地步或许先离开才是最要紧的事。
“多谢武定侯爷,下官明白了。”陆云逸拱手行礼。
郭英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:
“不必惊慌,要争千秋事业,不争一时成败。该进攻的时候进攻,该撤退的时候撤退,张弛有度才能打胜仗。”
“下官明白了,下官告退”
“去吧,把事情都安排好。现在,关外比关内要安全。”
“是”
翌日清晨,应天商行依旧人山人海。
还没等商行开门,府东街就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。
京府的吏员们一个个顶着黑眼圈,维持着秩序。
冯克昭以及一众主事,更是带着满身的酒气和朦胧的醉意,强撑着维持局面。
都督府内,一夜未眠的陆云逸来到都督府。
在中军都督府的衙房中,他看到了昨日行动的详细文书,以及一众被抓捕的人员。
正如武定侯所说,昨日的行动不止针对广兰屯田卫,还有其他六个卫所。
甚至,有一个卫所就在铺子城内,其两名指挥佥事都被抓获。
看着那足足罗列了两页纸的名单,陆云逸脸色凝重起来。
他越发觉得,这些行动或许是一种示威,向朝廷示威。
现在浮出水面的就有七个卫所,两名指挥使,十几个指挥佥事。
那么,隐藏在暗处的呢
或许,宫中的陛下正是因为形势严峻,才将自己送出京城
这时,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在门口响起。
陆云逸闻声望去,只见中军徐司马走了进来。
一同跟来的,是一个身材瘦削、个头不高的白发老者,头上戴着斗笠。
陆云逸很快想起了此人是谁。
在甘薯收获那天,他就在场,只不过后来就消失不见了。
徐司马一改往日的大嗓门,细声细气地指了指陆云逸:
“这就是陆云逸。”
老者点了点头,徐司马便朝陆云逸使了个眼色,缓缓退了出去,还轻轻带上了房门。
陆云逸站起身,一脸恭敬地问道:“敢问老先生是”
那老者没有回答,而是环顾四周,看向房屋角落堆积的一些文书,估计有几百本。
“这么多文书,你只看到剩下这些”
老者的声音醇厚,却有些沙哑,像是嗓子里有痰。
陆云逸一愣,回答道:
“回禀老先生,只剩下这些了。”
“多久能看完”
“嗯估计得四五日,这些日子太忙了,一直没空看文书。”
老者点了点头,径直走到一旁坐下,说道:
“看完就赶紧离开京城吧,京城要起风浪了。”
陆云逸眯起眼睛,眼中满是疑惑。
老者笑了笑:“本公汤鼎臣。”
陆云逸瞳孔微微收缩,快步上前,躬身行礼:
“下官陆云逸,拜见信国公。”
“起来,起来。”汤和笑了笑,随意地摆了摆手:
“坐吧,本公能来京城,还多亏了你啊。”
陆云逸坐下,脸上依旧充满疑惑。
前些日子,信国公汤和奉命节制凤阳留守司的数万兵马,
如今怎么又来到京城了还说与自己有关。
“还请信国公解惑。”
“甘薯啊,陛下写信给我,说有个好东西让我来看看。
本公就一路紧赶慢赶,终于到了京城,也见识到了甘薯的盛况。”
陆云逸恍然大悟:
“信国公辛苦了,甘薯的培育,都是农政院的大人们的功劳,下官不敢居功。”
“哎~别客气,你的功劳就是你的功劳,谁也抢不走。
今天,本公来是要跟你说一件事,也是陛下不方便说,
但希望我来告诉你的事。”
说完,汤和笑了笑:
“蓝小子走后,想来也没人跟你说这些事了。”
“还请信国公解惑。”
陆云逸脸色凝重起来。
他也察觉到了这个问题,自从大将军蓝玉离京后,
这些京中最核心的机密,就没人告诉他了,局势也变得模糊不清。
汤和抿了口茶,脸上带着笑意:
“老大哥要来了,你还是早点走吧。”
老大哥
陆云逸眉头紧皱,眼中闪过一丝疑惑。
随后,他的瞳孔骤然收缩,浑身汗毛直立。
能让六十多岁的汤和称之为老大哥的,整个天下只有一人。
韩国公,李善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