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3小说网 > 武侠修真 >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> 第531章 沈乐:我应该在车底,不应该在车里

第531章 沈乐:我应该在车底,不应该在车里(2 / 2)

在最后一根横梁修完的时候,整个古宅轻轻震动,所有的立柱和横梁,灵性交错,搭在一起,形成了虚幻的框架:

而沈乐再次伸手按上去的时候,眼前一明一灭,再睁开眼睛,面前已经赫然换了个模样。古宅还是古宅,他却并不在古宅之内,而是随着人群,一起拥挤在古宅外面。

整个宅子张灯结彩,结着彩球的红缎从宅门上方,一直蜿蜒到优雅的马头墙边缘;

而三间大宅的宅门,更是装饰的重中之重。宅门前,五阶青石墁地,阶前立着一对石狮子,狮子并非普通形制,而是脚踏浪,海浪中有鱼跳起;

沈乐挤到前方,伸手去摸,那石狮子的材料,甚至是细腻无瑕的汉白玉,天晓得是从哪里拖来。

门楣上,“黄氏家庙”红底鎏金匾额高悬,门簪嵌象牙雕螭吻纹,垂六角琉璃宫灯。

灯面上,十八学士登瀛图笔触细致,烛火映照下,白石上的水波纹路流转如真。

这会儿,三通大门,六扇朱漆大门已经全部敞开,一群中老年男子衣冠楚楚,在门口整齐列队。音乐绵绵奏响,门内香烟缭绕,直涌到台阶之外。

“哇哦……”

沈乐轻轻地赞叹了一声。古建筑他也看得不少了,修复过后,透着一股崭新模样的古建筑,他也看了许多。

然而,这种在历史当中,新落成的高档古建筑,他还真是第一次看到,只觉得哪儿都富丽堂皇:

这是宗祠吗

新落成的宗祠吗

他们家……这时候是几品官来着

沈乐极力回忆着来之前看过的资料。没等他想起来,里面已经有人高喊一声:

“吉时到!”

刹那间锣鼓齐鸣,那群中老年男子集体转身,各正衣冠,向祠堂内部走去。

沈乐夹在人群当中一起往里走,一边走,一边东张西望:

正厅天井,十二座错金银燎炉,一对一对,森严罗列。

炉里香烟缭绕,沈乐也不知道到底是沉檀降速,还是各种配好的名香,只觉得烟气熏得他头晕眼,只好快速退到边上回廊。

回廊墙壁上,嵌着一排排小小的记事碑,上面银钩铁画,显然出自高人手笔,详细列载黄氏先祖事迹。

七阶黑漆神道,从门口直抵神龛,供着始祖、本支祖先的檀木描金真容。

一群老男人来到神龛前檀木供案边,分昭穆排班立定。

有人主祭,有人陪祭,有人献爵,献帛、捧香、奠酒,行动有条不紊。

看站在前面的那些人,身上各着官服,大概官衔都比别人高一些。

那些身穿布衣的,就只能在外面院子里,甚至院子外面,听着院内传来的乐声,拜、兴、拜、兴、拜、兴……

连续重复三遍,终于礼毕,乐止退出。沈乐也跟着长长舒了口气:

“我去,这祭祖活动,这也太整齐了……”

从头到尾,只听见唱礼声,跪拜声,袍靴飒沓声响,余外连咳嗽声、笑声、压低的聊天声都听不见。

如果是国庆阅兵大典,或者春晚啥的,经过了几轮排演什么的,沈乐是不会觉得奇怪的。但是,只是一个地方家族的祭祖……

只能说,有资格到这里来祭祖的族人,大概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,至少比较能控制自己

祠堂里空荡荡的,正好方便沈乐背着手,在里面慢慢逛。他一点一点,对比自己修复的现实古宅,和扫描仪记录下来的暗之古宅:

嗯,暗之古宅,和现在这栋祠堂,长得还挺像的,只是空寂寥落了不知道多少倍,也远远没有现在富丽堂皇。

沈乐靠近正堂的柱子,伸手摸了一把,再掐了两下,惊讶发现,这柱子居然是铁力木的!

好有钱啊!

这木头是从南洋运来的吗……

这么粗,这么重的柱子,都可以用来做皇宫、庙宇的大殿柱子了吧!

他慢慢地在祠堂里转悠着,从檐角悬挂的鎏金螭吻镇海兽,看到神龛前的一排青铜供器,再看到正厅中央的藻井。

那井心镶嵌的图案十分特殊,沈乐仰着头眯起眼睛,左右转动脚步看了半天,才看出是二十八宿星图。

再仔细看,星图光彩流离,稍一变幻方位,就有彩虹色的光辉,分明是螺钿镶嵌而成。这螺钿他还亲手用过,应该是夜光贝——

印象中,那个时代,夜光贝的来源,应该是三佛齐的进口货

“真有钱。”沈乐啧啧赞叹,再看向梁上、墙壁上悬挂的各种匾额。

什么“宝桂流芳”,什么“龙溪传芳”。还有一块巨大的木匾,红漆为底,黑漆描金的字体,详细描述了重修、重建祠堂的过程……

“嗯嗯挺好的,能重建祠堂,聚拢大家一起祭祖,这是个大工程,至少在那个年代是件大好事——能极大提升家族存活能力。”

沈乐点头赞许着,从第二进的男祠溜了出来,溜去第三进的女祠。

女祠里面也刚刚散场,环佩叮当,香烟缭绕,一片莺声燕语。沈乐站在那里刚看了一会儿,眼前又是一明一灭:

“这里!这里!”

清脆的,欢喜的声音,从女祠边缘的墙角后面响起。沈乐加快脚步,转过墙角,就看见一个白衣姑娘掩在墙后,手提灯,不停招手:

“阿瑛!快来!快来啊!”

这是在跟谁说话

沈乐向她招手的方向转过头去。急促的靴子踏地声由远而近,一个青衣少年闪身出来:

“珊珊!”

“你怎么才来啊!我等你好久了!”

叫珊珊的白衣姑娘提高灯,向他照了一照。灯影一闪,沈乐才看见她大约只有十三四岁,头梳双环髻,髻上各缀着一串杂宝串:

就她闪身那两步,光华之下,沈乐就看到了珍珠,水晶,砗磲,珊瑚……

再看她身上的衣服,虽然只是简简单单一袭素白,却是暗纹白绫。灯光闪动,绫子上闪出松枝、竹叶纹,低调优雅,兼而有之。

“大户人家的闺女啊!”沈乐赞叹。这身衣服,哪怕是在当年,也值个十几——几十两银子了吧

再扭头看青衣少年阿瑛,衣服也是暗纹青绫,腰间挂的那块玉晶莹润泽,雕刻优美,属于放到博物馆去都能占个好位子的级别。

他伸手去拉女孩子的手,珊珊笑着一躲:

“走啦!陪我去走桥!再不去,清风楼边上就挤满人了,看不见他们挂的海神灯了!”

两人肩并着肩,各提一盏灯,汇入人群。上元夜,灯节,大群大群的女子满头珠翠,身穿白衣白裙,在街上游玩。

她们排成长长的队列,从一座桥走到另外一座桥,伸手抚摸桥柱:

“走百病!走百病!”

“百病不生!没有腰病腿病!”

“康健平安!”

上桥,下桥,沿着长长的青石板路走一大段,再上一座桥,再下一座桥。

刺桐市的上元夜,夜风柔润,几乎已是吹面不寒杨柳风。两人连续走了三座桥,珊珊已经脸颊红扑扑的,脸上微微有汗。

青衣少年伸手接过她手里的灯,递过一块帕子:

“来,擦擦汗。你不是要去看清风楼的灯会吗走,我知道一条小路,过去特别方便!”

小路其实也没有那么方便。上元夜万人空巷,原先顺畅的小路,也是人头攒动,挤得到处都是人。

珊珊跟着阿瑛在巷子里钻来钻去,好不容易钻出巷口,一只手就落到了她发顶上:

“低头!就这样弯着腰走!别抬头!走!继续走!”

她依言弯着腰,几乎靠在青衣少年身上,在人群里小心钻来钻去。少年衣袖展开,遮住她头脸,衣上的熏香气息扑鼻而来,熏得她心头扑扑乱跳。

好容易走出十来步,头顶上的手臂挪开,在她手肘上一托:

“好了。转身,看!”

“哇!”

珊珊眼睛一亮,脱口惊呼。就连沈乐也稍稍惊讶了一下:

一条光华烁烁的游龙,从街边,从巷口,蜿蜒游动,一直延伸向前。再仔细看,那游龙竟然不是纸扎的,而是半透明的蚌壳磨成,里面光彩横生;

沿着龙头的方向极目望去,整条街上,彩灯累累悬挂,何止万盏。道路尽头,一栋彩楼巍然矗立,宾客如云,银烛高烧:

“看,清风楼到了!”

清风楼的高度,在那个年代,几乎已经是地标建筑。楼分八角,三层飞檐,一共24盏宫灯高高悬挂。

而楼顶中央,更是高高悬挂着一盏彩灯,用南阳玳瑁片作画屏,内置磁针指南装置,随着热气流的旋转,航海图景冉冉呈现。

“好漂亮啊!”

珊珊仰头观望,双眼亮晶晶的,显然被这一片灯火摄住了心神。楼中,忽然传来一声喝彩:

“好!”

“好!”

有伙计手执长杆,挑下一盏宫灯,送到二层栏边的一个少年手里。少年高高举起宫灯,满是意气风发神色。

珊珊盯着那宫灯,满脸羡慕,差不多连呼吸都屏住了。阿瑛看了身边的女孩一眼,忽然伸手握了握她的手:

“你在这里不要走动,我去为你赢一盏灯来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