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9章 将帅各自的烦恼(1 / 2)

项羽和他麾下那群如狼似虎的士兵们,在月氏草原上杀出的赫赫凶名,早已传遍了西域。

没过多久,城门吱呀呀地打开了,城主带着一帮大臣,面如死灰地跪在地上,双手奉上了象征权力的印信和城池的钥匙。

“哈哈哈!痛快!”项羽一挥霸王枪,看也不看那些跪地投降的人,对着身后的将士们吼道,“下一个!韩信那小子,肯定还在跟人掰扯什么安抚、什么民心呢!等他磨叽完,我早就打到葱岭喝马奶酒去了!”

他麾下的士兵们也跟着哄然大笑,士气高昂。

跟着项将军打仗,就是痛快!不用动那么多脑子,一路砍过去就是了!

而另一边,韩信的进军方式,则截然不同。

他并不急于攻城略地,而是稳扎稳打,步步为营。

大军行进,纪律严明,秋毫无犯。

每到一地,他并不急于亮出刀枪,而是先派出能言善辩的使者,带着嬴启的诏书和秦军的威势,晓之以情,动之以理。

“大秦皇帝陛下有好生之德,不欲多造杀孽。”韩信的使者,往往会对着那些犹豫不决的城主或部落首领,侃侃而谈,“如今国运所向,大秦一统天下乃是天命。”

“顺之者昌,逆之者亡。归顺大秦,陛下不仅会保留尔等的地位和财产,还会赐予爵位,共享太平。”

“若顽抗到底,待大军一至,玉石俱焚,悔之晚矣!”

同时,秦军强大的武力,也会在恰当的时机,“不经意”地展示出来。

那整齐划一的步伐,寒光闪闪的兵刃,还有那传说中能百步穿杨的强弩,足以让任何心存侥幸者胆寒。

胡萝卜加大棒,恩威并施。

效果出奇的好。

许多小国在掂量了自己的实力,又听闻了月氏的下场和项羽那边的“惨烈”战况后,往往会选择更“体面”的方式——开城投降。

韩信会亲自接见投降的君主,态度温和,言语客气,安抚其心,并迅速派出得力干将,协助维持秩序,清点府库,登记人口,为后续的治理打下基础。

“将军,项将军那边,今日又连下三国!”亲兵前来禀报最新的战况,语气中带着一丝羡慕和焦急。

韩信正在地图前仔细研究着下一个目标的地形和部族构成,闻言只是淡淡一笑,头也不抬:“知道了。”

“将军,我们是不是也该加快些速度?不然...”亲兵有些欲言又止。

韩信放下手中的炭笔,抬起头,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:“匹夫之勇,逞一时之快罢了。”

“陛下要的,是长治久安的西域,是归心的大秦子民,而不是一片焦土和仇恨。”

他手指轻轻敲击着地图上的一个点:“打下来容易,守得住,治理好,才是真正的本事。”

“看着吧,谁能笑到最后,还未可知呢。”

他心里清楚,他和项羽的比试,才刚刚开始。

比的不仅仅是谁打得快,更是谁能更好地完成陛下的嘱托,谁才是真正懂得用兵、懂得治理的帅才!

就这样,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,西域诸国,如同被秋风扫过的落叶,纷纷倒向了大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