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8章 殿试(1 / 2)

宋仁宗见他并无动作,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,脸上的神情也缓和了几分,随后开口道:“众卿平身。”

考生们整齐地起身。

宋仁宗说:“自太祖皇帝开科取士,无数寒门子弟借此踏入朝堂,为我大宋社稷披肝沥胆。”

“如今,辽夏环伺,边境不宁;国内赋税不均,民生有待改善。”

“朕期待诸位,将经世之学、报国之志,融入这方寸试卷。”

“不追求华丽辞藻,而要拿出务实之策。”

“若有幸高中,当秉持公心,造福百姓,扞卫大宋江山。”

考生们弯腰:“陛下圣明!”

景阳钟声响起,考生们纷纷神情肃穆地跪下,双手恭敬地接过御题。

考生们起身之后,整齐地列坐在紫檀翘头案后,每一张案头上都摆放着精致的青瓷笔洗、歙砚以及顺滑的兔毫笔。

殿内,熏香散发着袅袅青烟,与考生们新研徽墨时所散发的松烟气息相互交融,弥漫在空气中。

其他考生们都纷纷拿起墨条,在砚台中小心翼翼地研磨着,神情专注而认真,调出最适宜书写的墨汁。

在别人还在磨墨的时候纪由提起铅笔刷刷刷就答完题了。

宋仁宗原本正端坐在龙椅上,目光在众多考生间扫视,注意到纪由已经放下笔。

他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,起身快步走下龙椅,迫不及待地拿起了他的试卷。

这次的考题都是需要快速解决的时政。

汴梁海拔低临近黄河,水系发达跟南方的交通运输很便捷。

但,元年四月份黄河在黄河在河北路商胡埽(今河南濮阳东)决口了。

淹没了45州县,淹没农田25万顷,灾民达30万。

大量的流民涌入汴京。

约10万灾民涌入汴京,露宿于汴河码头,引发疫病。

随着黄河决口,漕运也被迫中断。

汴京,粮食供应长期依赖漕运,漕运一断,粮价瞬间暴涨三倍。

为解燃眉之急,朝廷去年采取紧急措施,征调大量人力物力堵塞决口,试图恢复黄河故道。

分洪工程失败,黄河二次溃决。

现在都没有解决好,只是暂缓堵口,疏浚下游河道。

堤坝是修了又塌!修了又塌!

年年征调民夫15万,耗铜钱200万贯堵口。

河患不除,国无宁日。

宋仁宗当然着急。

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纪由答卷的纸页,开始阅卷。

黄河水患:

沿河种植柳树、芦苇固土,减少水土流失。

都江堰法,在关键河段设置鱼嘴分水,旱季保灌溉,雨季泄洪

还有。

水泥!!

石灰岩、黏土、铁矿石、煤,粉碎原料高温煅烧,利用水流代替电力研磨,煅烧后的熟料加入石膏,研磨成细粉。

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纪由答卷的纸页,心中掀起惊涛骇浪。

此前面对黄河水患,朝廷多次治水均以失败告终,无数大臣提出的方案都如同纸上谈兵,毫无实效。

可纪由的对策,从种植固土植物,到运用都江堰原理,再到提及神奇的“水泥”,每一条都直击要害,切实可行。

宋仁宗都不想看其他考生的答卷了光是这一篇就够了。

纪由的这份答卷,直白清晰,直击问题核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