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之衍见纪由这般态度,脸上的笑容却并未消失,依旧含笑晏晏。
谁敢气恼?
一甲直接授京官,二甲外放知县,三甲候补。
像纪由这样的,还在殿试时就备受官家青睐的人,日后必定官运亨通。
谁敢气恼?
活腻歪了,不爱搭理人那是别人简傲绝俗。
身居高位者,身边向来都是笑脸相迎,即便有些行为在旁人看来不妥,也会被说成是合理的。
黑的都能变成白的。
就在纪由和张之衍寒暄的时候,反应敏捷的苏轼和苏辙迅速行动起来,眼疾手快地占据了纪由身旁的两个位置。
很快,一张五人桌便被坐得满满当当,那些没抢到座位的考生满脸失望,只能无奈地离开。
桌上剩下的四人,看着纪由冷淡的态度,心中焦急万分,在脑子里疯狂思索着该如何搭腔,才能引起纪由的注意,与他建立起联系。
纪由正准备让他们来个自我介绍,顺便看看有没有甲等的人才,以便培养一下自己的朋党时,点菜的伙计走了过来。
“官人们,想吃些什么?”
“咱们这的招牌菜有乳炊羊、羊闹厅、羊角腰子、入炉羊头签、软酪羊肉泡馍......”
“葱泼兔、三鲜笋炸鹌鹑、螃蟹酿橙......”
“金丝肚羹、火腿莲子豆腐羹、胡饼......”
“雅食有槐花面团塑成的亭儿,黛瓦、枣泥假山、绿豆冻池塘。”
“蜜渍李片雕成的笑靥儿,杏仁作齿、桃脯为胭脂。”
“酱猪肘子、鸭爪、樱桃煎......”
点菜伙计噼里啪啦一顿念。
纪由打断道:“招牌菜都来一份。”
伙计眼力见儿跟记忆力都很好,直接将所有的菜品一次性传唱给铛头(厨师长)。
点完菜专门点酒的酒保过来了。
酒和菜是分开点的,各司其职。
纪由问了问他们的意见挑了几款酒。
宋朝的酒楼分为两种,一种是正店,一种是脚店。
正店有酿酒权,相当于旗舰店。
而脚店则是需要从正店或者正规酒坊进货,更像是加盟店。
樊楼就是正店,两款顶级佳酿。
眉寿当于现代的五粮液。
口感醇厚绵长,以优质糯米、小麦为原料,经秘方发酵。
和旨相当于现代茅台。
香气馥郁,入口甘冽,以汴河深层泉水酿造。
每日上缴酒税两千钱,年销酒五万斤。
苏轼曾以“眉寿和旨,可醉千春”的诗句赞誉其品质。
雕梁画栋间悬挂的灯笼散发着暖黄光芒,将众人的身影拉得摇曳不定。
趁着上菜的间隙,众人纷纷放下拘谨,开始攀谈。
苏轼从纪由一口气点下所有招牌菜起,便对他好感倍增。
在苏轼看来,爱吃之人往往热爱生活,心底纯良,再坏又能坏到哪儿去?
他率先端起酒杯,身子微微前倾,目光带着几分热忱,朗声道:“玄会元,就凭你这点菜的豪爽劲儿,咱俩定能成为莫逆之交!”
“在下眉山苏轼。”苏轼搭了下身旁人的肩,“这是我的弟弟,苏辙。”
苏辙笑着附和:“家兄所言极是,洒脱率性,实乃我辈中人。”
纪由打量这两位北宋时期着名的文学家。
不过二十岁上下,面庞还带着几分未脱的青涩。